目前分類:台灣行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每次我們看到這種標題的文章,總以為又是一篇某人因為好友去世而發表的悼文。這種文章裡面所呈現的,是對他的好友的一種真誠的認知,這種宣告,一般也只有在蓋棺定論後才能做如此的鐵口直言。

我這樣的來描述我的那位好友,並不是要觸他的霉頭,(他可能比你我更要健康長壽,)而是在他幾次的使我對他個人言行產生懷疑、誤解後,因為再一次的深入了解,終於鬆了一口氣,他就是我一向所了解的摯友,以前都是這樣,以後還是這樣。

NCTUEP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SS一早就帶著老林回到學府路的老校區,已經40年了,當年一群不知天地大小的年輕人,在這一塊小小的園區生活成長,唸書在那裡,吃睡也在那裡。校園不夠寬闊,所以十八尖山和清大也成了我們的後花園。那唯一的排球場是我們(老高所謂的體育系)的專用球場。隔隣的籃球場也幾乎烙下了鐵克,老猴子,小猴子,猴老,楊洛和王錦波等五虎將和唯一的犧牲打的身影。再過去就是早期的小圖書館和活動中心,裡面的橋牌賽還有老林心愛的乒乓桌,種種的活動與歡樂,雖然只是短短的四年,卻儲備了我們往後在社會上打拼營造的動力和濃得化不開的友情。這種奇特的班上的友情,也只有在這個美妙的園區,還有這麼一群特殊的同學,全天24小時,四年的醞釀和36年來的互動,才造就成大夥們珍惜的感情和永不止息的熱情;這樣的動力也會伴著大家邁向未竟之旅。

你們一定很奇怪,我怎麼獨獨漏掉了主要的行政大樓─竹銘館?那個ㄇ字型的三樓建築物,有我們在課堂間出來清醒昏沉的頭腦,享受溫暖的冬天太陽的廊道。正中間的穿堂前面有飲水思源,後面是一片花圃接著直通後門的直直林蔭大道。但是今天我所看到的是中央穿堂被很拙劣的方式堵死了,很難看。繞道後面一瞧,更糟糕,花圃被鐵欄杆圍了起來,到處是東補一塊,西貼一塊,我的感覺很像到了50年前的眷村(雖然當年的眷村都是平房),只差沒有晾衣服的竹竿。我們的校長同學或許沒有同感,如果當年的當局要這麼搞,我一定會出來表達我的反感。

NCTUEP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台灣是我自小生長的地方,三十歲那年攜家帶眷,離鄉背井去移民打拼。如今鬢髮半白,虛渡六十,捧著家父的骨灰再回到這夢寐難忘的故土,一方面是完成父親的遺命,一方面是接續過去尚未遺忘的記憶,也尋求葉落歸根的可能。

近三十年的歲月裡,我三次回過台灣。十七年前因著創業籌募資金,來去匆匆,見了馬卡來、范盛堂等幾位同學。回台南拜見岳父,也會同兩位姨母在高雄參加三舅女兒的婚禮;這次回來時才得知當年的新郎(表妹婿)已在年初得到癌症去世。第二次回台是在六年前,陳凰美的一通電話使我回來參加我們畢業三十年的同學會。當時母親身罹重病,我請常偉和住在休斯頓的姊姊前來照顧。在旅途中我也身體不適,像個隱形人,一些同學都沒有我參加聚會的印象。回家兩星期後母親就去世了。

NCTUEP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