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幾年前歐洲有一場會議,討論如何尋找當代人類最重大的挑戰,大部分的人都認為是毀滅性武器、暖化或飢荒這些不讓人太意外的答案,只有達賴排除眾議點出,人類知道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法,只是不作為,所以這個時代最重大的挑戰,就是讓甚麼都不做的旁觀者,開始動起來。

回顧2009年,材料與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朱英豪與碩士生王智弘,以一個成軍僅一年半的年輕研究團隊,搭建起國內第一座「雷射分子束磊晶樣品成長平台」,期望逐步爲建立國內獨立的頂尖研究能力紮下基礎。在這項研究過程中,同時也與世界頂尖研究團隊建立合作關係,首次將鐵酸鉍應用在壓電材料上,未來不但可讓產業界簡化製程,更可以取代含鉛的壓電材料,成為新一代綠能材料,這個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榮登《Science》期刊。

應化系和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研究所合聘副研究員林志民副教授所領導的本土研究團隊,也在《Science》發表有關臭氧層的突破性論文,平息了兩年來學術界對於臭氧層被破壞方式的重大爭議。這兩個研究團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年輕、熱情、執著,並勇於行動找出人類遇到問題的解決模式。

去年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 唐麗英 教授指導的博士班學生劉鎮源,因為志工服務的過程看到一位視障者手機不慎掉落、遍尋不著的著急模樣,因此發明了盲人電話機,獲得德國紐倫堡發明展銅質獎。今年八八水災,他看見災區空有豐沛的水資源,卻因為停電讓災區居民苦無飲用水,加速了他改良發明攜帶式淨水器的腳步,並且再次獲得今年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銀質獎。

電機系吳炳飛教授也因為自身經歷,指導學生發明輪椅機器人,並持續投入身障者輔助工具的研究。這些從「心」出發、以「人」為本的發明及故事,讓我們看見從生活的枝微末節開始改變社會的力量,並讓世界更美好。

蘇格拉底說「教育不是灌溉,而是點燃火焰。」教育家要能讓學生勇於作夢,並引起他們對世界的關懷與興趣,從一位什麼都不做的旁觀者,搖身一變成為改變世界的行動者。電子物理系李威儀教授從電影中發現了學習物理的樂趣,開始要求學生剖析電影中的物理現象作為報告,後來延伸擴大舉辦華人圈的「看電影學物理」全民競賽,激發更多人體驗物理的樂趣。最後這些得獎作品,也整理編輯成系列的物理教學輔助教材,免費放在網路上提供給所有愛好或想學物理的人使用,也利用wiki的共構方式,充實「看電影談物理」的教材內容,造福華文世界渴望求知的主動學習者。

「挫折是最好的老師」,電子物理系徐琅教授教授的計算機概論是學生公認”最難過”的課程之一,很多學生反應學到了很多,但都是自己學的。徐琅教授用啟發式教育,讓學生從「做中學」,引導學生從實作中體驗真實世界的過程,磨練跨越挫折與解決問題的勇氣,並真正建立起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尊敬與興趣。徐琅教授還曾帶著跟不上進度的學生一起玩風帆、在輪椅養雞大王的希望牧場當志工,讓這群在學業上失去信心的學生,換個角度體驗生命,重新找到自我肯定與價值。

德蕾莎修女曾說:「人生當中,我們也許做不了偉大的事,然而卻可以用偉大的愛,成就小小的善行。」每個人都有改變世界的力量,那怕只是一個小小的行動。當聖誕節的歌聲漸遠、跨年倒數的興奮蠢蠢欲動,不免讓人駐足回顧並展望未來。重雨在此跟大家一起分享2009年我們共同的感動,期望這些簡單的行動發揮影響力,成為2010年我們攜手同心一起改變未來的力量。


吳重雨
2009.12.3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CTUEP6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